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复用叔康送篇韵和答 北宋 · 韦骧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岸柳参差影画桥,云横日薄旆旌高。
赠言有宠荣褒衮,制锦无功愧释刀。
苒苒征途行渐远,拳拳德表望空劳。
仰衔顾遇知何似,负戴丘山过巨鳌。
问候江东运使职方 北宋 · 韦骧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六八、《钱塘韦先生文集》卷一二
右。
某言念久远恩闳,日钦德表,阻道途之绵邈,贡音驿以阔疏。
仰恃高明之有容,庶几愆责之可逭。
伏惟按历多暇,福休并臻。
恭以某官器业宏深,材谋超迈,累膺使指之重,夙被宸衷之知。
移节江东,虽慰一方之望;
纳忠朝右,尚稽三接之荣。
某素爱存,倍深祝颂。
伏望上副眷倚,精调寝兴。
太尉始兴昭烈王 陈朝 · 沈炯
 出处:全陈文卷十四
古者帝王之兴,莫不崇建亲屏,泰伯而退封,武哀终而受号,则有之矣。
至若勒功鼎鼐,铭德太常,清庙尊乎国家,扬名显乎子弟,在昭烈王见之焉,若夫妫水遥源,石砮遐集,五丝作而咏南风,八世兴而和鸣凤,藉帝王之基,居正乡之族,有由来矣。
孔融汝颍之论,许其少多,傅畅诸公之书,颇有贤哲,自汉至魏,涉江而东,绵邈蝉联,言之耆旧。
皇上革命应运,大启邦国,麟趾磐石之宗固具,金桢玉干之戚毕封,文叔掩被之悲无泯,仲谋援鞍之恸逾切,乃封始兴郡王永定元年,下诏曰「天伦所感,义本因心,名器追崇,则惟恒典。
亡兄梁故南兖州刺史长城县,德范沈邃,风度宽厚,性与天通,深乎靡测。
昔弹冠人仕,雀重城华,宣力艰难,遂顾洪业,虽时非季汉,势异桓王,海内挹其风流,生民怀其大德者矣。
朕受天明命,爰膺宝历,言寻永往,兴慕增怀,可奉赠太尉公」。
昔之密戚近亲,宗英令德,若河间之不群,沛献之受象,东平之乐善,陈思之藻丽,实闻之也,未有身死忠贞,名存前代,若王之义烈者。
铭曰。
稽古帝舜,重瞳有裔。
曰陈祚土,纂虞之系。
腾波汝颍,承流妫汭。
四岳有后,六奇献计。
唯实唯忠,卿长郡公
浮舟震泽,佳气葱葱。
岐周七十,商亳百里。
婉婉中阳,帝出攸止。
太常景皇,季孙让子。
天下不践,闻之惇史。
入孝出忠,清辉何已。
苞指周藏,风流懿德。
言为世范,行成士则
名山可飧,丰碑易勒。
惜哉往矣,殒身凶慝。
鼎命既迁,山河是始。
光启代郡德表永祀。
周以别功,鲁侯戾止。
礼茂庙堂,恩加(《艺文类聚》四十六)
刘荣赵元恺事于太子 隋 · 裴政
 出处:全隋文卷十二
推事有两,一察情,一据证,审其曲直,以定是非。
臣察刘荣,位高任重,纵令实语元恺,盖是纤介之愆。
计理而论,不须隐讳。
又察元恺受制于,岂敢以无端之言妄相点累。
二人之情,理正相似。
元恺左卫率崔茜等为证,茜等款状悉与元恺符同。
察情既敌,须以证定。
臣谓元恺,事必非虚(《隋书·裴政传》)
大唐太子右庶子银青光禄大夫国子祭酒上护军曲阜宪公孔公碑铭 隋末唐初 · 于志宁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四十五
盖闻八卦已列。书契之迹肇兴。
六籍既陈。礼乐之基斯阐。
是以厉乡设教。道德垂训于百王。
涑水立言。雅颂□法于万□如欲化民成俗。
致远钩深。非博□□以究其源。
非□□□以宏其□□□□圣之幽赞。为后进之范围。
轶匡庄而骧首。超贾杜而矫翼。
见之祭酒曲阜宪公矣。公讳颖达。
字冲远冀州衡水人也。
若夫顺天开物。黑帝宁区夏以干戈。
定乐(阙十字)霸□□□□令誉于鹤□光赞□□振芳声于龙鼎。可谓长源眇眇。
将德水而俱遥。曾构岩岩。
与削成而共峻。其后公侯载德。
簪绂连晖。备在缣缃。
可得而略。曾祖灵龟。
魏国子博士。□应□之□驰誉□□□□□之□识飞英庠序□授魏治书侍御史
冠锡神羊。权豪为之屏迹。
任司衡象。风俗以之肃清。
父安。青州法曹参军
轻重之典。情在公平。
大小之狱。心敦宽简。
公蕴灵□智□□□和□□笃□之□骏□□□之足庭罗俎豆。幼习升降之仪。
门列骖驵。少怀远大之操。
□韬金匮。覃思迈于西河
学富石渠。沈研冠于东阁。
词光翰苑。文丽䌽虹。
思极掞天。才华日□蹈忠□以行已。
践仁信以□身。□汉皇之名珠。
光映照车之宝。抱金山之美玉。
重连城之器。闻之者未面而虚□见之者忘言而倾盖。
可谓儒宗之镜□学府之□□者焉。昔大业膺图。
更开横塾。贲帛而徵□□□□而辟(阙八字)业隆槐市大访□彦广□学徒公□□千□苞括百氏。
牢笼曹许。孕育毛
足使仲远伏膺。子干□道。
所以□天资于渐陆。纪地由乎滥觞。
居此高才。□□□□□家授□□□博士
寻除太学助教。□□□□驭海县分宇。
甚□□□踰楚岳。巨猾于焉鸮视。
大憝所以鸱张。比王粲之寓迹荆门
班彪之销声陇坻。□□尚阻。
还蜀无由。暨六合同文。
八纮□□既□□□之□遂□□□之游。□□司空国公礼部尚书黎阳秘书监永兴公为秦府文□馆学士□□学博士东胶西序。
讲肆于是重兴。碣馆□宫文□于兹愈□□年迁国子博士
膏梁□□举(阙七字)挥汗□□□摄齐问感。譬洪钟而□叩。
负笈质疑。□衢尊而□□声实振于关右。
芳风盖于淹中。其年封曲阜县开国男
食邑三百户。析圭助土。
(阙十字)德贞观二□改□给□中职亚□卿位□□□丹墀近侍。允属时英。
四年员外散骑常侍太子中允。入陪玉裕。
出侍金舆。□重起居。
寄深献替。六年国子司业□□太子右庶子
七年□□庶子国子司业。以公□□可□□□有□比□君仲□□子□十年奉敕共秘书监郑公修随书。
良直著乎青史。微婉表于丹书。
跨固超迁。含刘孕谢。
特蒙恩□□□增□□散骑常侍□□庶子国子司业□如□制礼作乐。沿革不同。
于是□名多问。委以删定。
其大戴小戴之舛错。前郑后郑之危疑。
往哲之所不通。前贤之所未释。
公剖兹□节。针此膏肓。
足使仪刑□□□泽王化□成□□□□□赏进爵为子。邑七百户。
赐物二百段。其年以公匡弼副主。
屡进谠言。与左庶子黎阳公特蒙恩诏。
又赐黄金一斤。绢一百匹。
十二年除国子祭酒东宫侍□封如故□□卿名□齐□膺兹宠命。□□道光□□□殊荣。
公乃再振颓风。重宏绝业。
学徒盈于家室。颂声彰于国朝。
十四年车驾幸学。亲观释奠。
公□总九流。才兼六艺。
彝伦之所钻仰。□德之所□崇。
诏公□于讲筵□□□□连□暂□指□□其谈锋英辩一摛□□惭其河泻。下帷博学。
闭户多闻。竞举云梯。
争回雄戟。公金汤易固。
楼雉难攻。遂使辅嗣倒戈。
大春反旆。宿疑旧惑。
冰销。□□神衷□□□□悠悠□□□见斯□礼毕。
上释奠颂一篇。文艳雕龙。
将五色而比彩。韵谐□凤。
与八音而同节。逸思掩于子王。
丽藻超于□□蒙□敕□□□表赞其书曰□□并上释奠□殊为□□□□□□清词烂其盈□□□□□逸气□已淩云骊龙九重。不足方斯绮丽。
威凤五彩。无以比其鲜华。
扬雄掞□高踪□远黄香(阙十四字)昔强秦之末。政教□迟。
搢绅以□□□坟典以为灰烬。逮炎汉握图。
□敷经学。宪章斯教。
文艺聿修。及自三国
迄于晋宋。书记可略而言之。
近至随运将终。天下鼎沸(阙八字)
鉴乎□随岂不怆恨。朕少逢□□之□长遇干戈之□□□兹宸极执□璇玑□阪泉崇国之功□有之矣。
灵台辟雍之德。则未可庶几。
虽然。亦尝有意乎雕虫。
存心乎儒史。开献书之路。
□□□□贤束帛蒲轮。亦以多矣。
□学谢□□文惭(阙七字)三□□□国老养于□序。庶老□于西庠。
听广论而无□导深义而□席。洪钟待扣。
扣无不应。幽谷发声。
声无不答(阙十二字)。夙挺圭璋。
早□□□。□罗百氏。
□□□经。□涌珠泉。
情抽□。关西孔子。
更起乎方今。济南伏生
重兴乎兹□庶令宏四科于缥帙。阐□遍于青衿。
翰苑词林。□其(阙十字)奉敕□撰五经义疏。
公博极偫书。游□众艺。
削前□之纰缪。□往哲之(阙二二字)诚万古之仪刑。
实一代之标的。蒙敕赐名五经正义。
国子监施行。赐物三百段。
公敦老氏之止足。追太史之鸣谦。
□请归□优诏不许。□□闻奏始蒙□□□防阁□□□□又使中书令□□赍手□存问。
荣宠之极。旷古罕俦。
□世室于国阳。伫闻公玉之制。
告成功于日观。庭睹司马之书。
□□□□□光□□两楹□梦环海□□□□千月之□以(阙十字)于万年县平康里第。春秋七十有五。
哀感宸扆。悲动搢绅。
甚魏主之惜桓阶。若晋人之伤卫玠
诏赠物□□段。陪葬昭陵
丧事所须。率由官给(阙七字)
公礼也。□□遗老陪□陵而起坟。
□□□臣奉峻阳而卜兆。以今访古。
隔代同符。惟公气禀五常。
道光六行。得孔甫之具体。
姬旦之多才。延阁策府之奇书。
探赜索隐。东馆南宫之逸□□隩穷源□□□于□□无□□□之□□□□于(阙二字)不假张宽之□道合者不以贱贫而易交。
行伪者无以权贵而投分。志怀耿介。
性□广门。有石奋之谦恭。
类宋宏之方□推贤进士。后已先人。
举事而□□□□□而成准的。乃□之翘楚。
□□之羽仪。于时将创明□令偫儒详审。
互陈闻见。□起异端。
公攈摭旧事。宪章故实。
裴頠之制度。略蔡雍之节文。
酌今古之仪。得丰俭之□褒衣博带
□不□□□观之始□翚□□□□乐□□□□□之礼之坠典记事记言之史。俱资笔削。
大雅之诗。咸伫刊定。
奉敕修随史五十卷。□礼一百卷。
五经正义一百七十卷。迈南董于曩策。
逾孟庆于□书。□□阓(阙十一字)论衡匹此未奇。
撰□□闻帝用嘉尚。后仓制礼。
□振曲台。孙通创□荣光稷嗣
以今方古。彼独何人。
岂谓食薪为灾。梦成□魏敷之药无效。
齐鹊之言□□遂□山阳之□□□长□之□□宫之□□□金石之声世子志元等。悲深陟岵。
思乌□而无期。恩极昊天。
对风枝而增恸。恐钟律易改。
陵谷难常。乃□氏英猷。
永传五鼎。杨公□轨。
长勒四碑。敬陈伐阅。
树之□□□□□赫赫华冑。岩岩崇趾。
元鸟降神。□□效祉。
德表温室。道光阙里。
绩著太常。芳流惇史。
诞生令悊。卓荦绝偫。
百丈挺秀。九畹腾芬。
迢□流略。囊括邱坟。
淩云缛藻。□□□□□□偫籍网罗□□□迈□□思穷五际。
糠秕名□锱铢象系。落是潘词。
巢高孙第。世尚典故。
时敦学植。宾雁成行。
翘车转轼。金马待诏
璧池摄职。□□钦风。
□□咏德。飞缨黄屋(阙十字)
三□献书□□□□□阐六学规模。百寮冠冕。
星□丧宝。石折歼良。
□矣武库。□哉智囊。
茔嘶白马。坟瘗黄肠。
九泉虽閟。千载名扬。
昭庆令王璠清德颂碑 隋末唐初 · 李大亮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三十三
六义垂训。有国风之词焉。
十翼发挥。有震雷之体焉。
雷也者。一同法雷而分地。
风也者。万井宣风以代天。
周列子男之班。汉疏令长之任。
铜墨彰其美制。龟蛇宠其旐斿。
中都之男女异途。灌坛之风雨不作。
鲁仲康仁恕。作践三台
常伯魏之清贞。终居九列
雕琼鏻琬。谓之不忘。
翼子谋孙。谓之不朽。
传芳播美。其在兹焉。
公讳璠。字伯玉
其先琅琊人也。系文武之遥源。
绍灵仙之庆绪。导扬前烈。
垂裕后昆。秦则三将登坛。
汉则五侯通轨。迪哲踵武。
论道槐庭。邦淑国华。
庆兴椒掖。奕叶不泯。
非共筮。室家君王。
无亏砺岳。曾祖岌。
隋任北海郡长史德表题舆。
材称展骥。袭海沂之谦让。
庆源之重望。祖德。
皇朝义阳郡义阳县。庞水生金。
昆峰产玉。抚桐乡之耆老。
先问百年。静蒲邑之阶庭。
巳闻三善。父知。
皇朝颍州郡襄城县上柱国。桂林一枝。
凤毛五色。龙泉出匣。
彩发珠星。鹊绕临台。
精含满月。擅子游之文学
政洽弦歌。伏门豹之英雄。
人怀畏爱。公禀粹辰象。
降灵海岳。岁方童丱。
子将为其题目。未及志学。
士季识其非凡。天与聪明。
帝资㯋悟。班孟坚之文彩。
黄叔度之波澜。精微之书。
殆将三绝。温柔之旨。
蔽在一言。侪辈挹其多能。
敏悟嘉其才对。洞张华之博识。
晁错之甲科。以国子监太学明经擢第辉扬。
上党郡长子县主簿。又任北京乐平县主簿
长子望邑。乐平帝畿。
黄绶班雄。朱丝抗直。
秩满授此县令河东士女。
不忘遗恩。沣北编氓。
首欣来晚。此土分晋馀境。
全赵名都。覆釜前通。
登僧后镇。风烟临代。
斜望宝符。郊壤连邢。
傍临玉井。冀州既载。
陶唐帝都。士庶殷繁。
麻条畅。公下车宰邑
视俗施教。先之以敬让。
示之以好恶。明察则俗无幽枉。
正谊则吏不忍欺。声调子贱之琴。
尘覆史云之甑。妾不衣帛。
有类季孙。父对霜缣。
雅同胡质。或让鱼留犊。
辞玉谢金。不之过也。
公之清洁也如此。建初启运。
先皇陵寝。圣上虔恭之所。
偫下肃雍之地。崇奉茔域。
发自宸衷。裒建美名。
实由天旨。改象城而为昭庆
贵先祖而创嘉声。郡之与县。
俱同十望。国资孝理。
寄在循良。妙帝心。
授公此令。至若公卿巡谒。
夙夜祗共。物有备而无亏。
俗惟勤而不觉。公之干蛊也如此。
欲求忠臣。出于孝子。
公仁慈恻隐。累代同居。
幼子童孙。家无异爨。
每志摄享。竭力禋诚。
陵侧居人。数馀千户。
或旁圣(疑)英杰。或招复逃迁。
茂陵阳陵之俦。三徙七迁之邑。
并加抚育。有同赤子。
公之异化也如此。鸧鹒春啭。
勖之以耕桑。鸿雁秋飞。
敦之以收穫。田夫执耒。
蚕妾承筐。凤遍于郊原。
鹓绮盈于杼柚。遂得冰丝委筐。
露积如山。妇子馌而无辞。
田畯悦而相贺。励朽勉惰。
载酒劳勤。公之劝农也如此。
缧索绳犯。降绥志偷。
伺绳而执凶徒。焚饰而擒贼煞。
境绝探丸之客。途逢守剑之夫。
不假埋梧。无烦候
豺狼自屏。钩距无施。
巳除梁上之奸。讵用史瞒之𣘚。
公之明略也如此。孝弟者人之本。
慈爱者化之先。道协五常。
伦分十等。蟹筐蚕绩。
蝉冠范緌。既革知人之非。
方识宰君之化。人同李郭。
俗齐曾闵。境无鹿犯。
块有鸟衔。感应通诚。
公之孝理也如此。地迩幽燕。
境连赵魏。土多剽悍。
人尚櫜鞬。自戎马在郊。
鸣鼙接响。骑射驰逐。
罕习诗书。公抚教以仁。
崇文备武。斌斌杂半。
君子道存。开设学校。
检阅庠塾。人如颜闵。
俗同邹鲁。公之兴学也如此。
大君有命。中使巡风。
激浊扬清。旁求俊彦。
昭庆阖境。以公清平
感恩申状。使司览奏。
寻以名闻。总众美而为最。
择其义而临之。抚字才周。
芳声满岁。昔甘棠勿剪。
叹羡诗人。伐枳兴谣。
见称舆颂。缁黄道路。
率有雅词。儿齿台背。
愿旌其善。四子讲德。
尚著篇章。百姓预谋。
宜刊厥绩。莫不他山采石。
异邑求文。请镌无愧之词。
用纪非常之德。大亮精非吐凤。
思尽怀蛟。过谈见推。
辞不获免。其词曰。
伟哉圣贤。生德自天。
山泽通气。孕育云仙。
凝祯沙禁。禀粹沂川。
英俊之地。黻冕相连。
王孙公子。令闻不巳。
西北玉玺。东南箭美。
传家兰桂。司徒继轨。
坚贞。霜霰难毁。
挺生良佐。望重州端。
恤人以惠。济猛以宽。
化消蜂虿。俗比鹓鸾。
不异邦国。齐氓共欢。
资父事君。以配祖考。
忠为令德。不贪为宝。
义阳襄城。异邑同道。
上以化物。犹风靡草。
仕为时须。天工人代。
下车作宰。吏怀畏爱。
肃高洁。庶氓仰赖。
正直清平。百城之最。
虔奉陵庙。惟精惟一。
公仰巡谒。以兢以栗。
良宰摄享。神歆元吉
明德惟馨。芳猷秩秩。
务啬劝分。不愆穮蓘。
兆人勤艺。惟邦之本。
禁令严刻。鲜不为则。
虽赏不窃。罕用徽纆。
刑赏无差。教化之柄。
宁僭不滥。用恤人命。
我有箴规。孝弟恭敬。
君子万年。室家相庆。
下之从政。犹泥在钧。
不敢暴虐。不敢违仁。
道兮不远。德兮有邻。
吾君敷化。可书诸绅。
对求贤策 初唐 · 上官仪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五十五
问。
棘津登辅。
不因阶于尺木。
莘郊作相。
岂凭资于累迁。
盖道有攸存。
时无可废。
爰暨浇讹。
必修班序。
先容乃器。
因地拔萃。
共相沿袭。
遂成标准。
今圣上务切悬旌。
心摇启繇。
虽衣冠华裔。
巳乔迁于周列。
而衡泌幽人。
罕遥集于魏鼎。
岂英灵不孕于山泽。
将物理自系于古今。
无蔽尔辞。
切陈其致。
对。
凤德方亨。
必资英辅。
龙光未聘。
实俟明君
既藏器以须时。
亦虚襟而待物。
莫不理符灵应
道叶冥通。
霜降而钟鸣。
同云蒸而础润。
秘策赴之如投水。
神心应之若转规。
用能感会一时。
抑扬千古。
是以沈鳞暂跃。
遂游泳于天汉。
坠羽才迁。
乃腾骧于日陆。
宏心体之妙旨。
播舟水之嘉谟。
义列丹青。
德融金璧。
迨乎时钟季叔。
化渐浇讹。
拔萃之惠罕流。
因地之阶愈笃。
使西都金子。
奕叶称荣。
东国袁生
八公为贵。
廷尉之明穷识理。
十载无知。
黄门之妙极摛文。
八迁宁进。
徒使干星秀气。
永翳穷尘。
照庑奇光。
长湮幽石。
自可循风市马。
袭轨画龙。
三反不亏。
七年无废。
戋戋束帛。
指丘园而毕陈。
翘翘车乘。
望林泉而载辖。
则材摽海若。
雾集丹墀。
德表星精。
云飞紫阙。
岂直高尚之士。
遥集于台司
衡泌之俦。
乔迁于鼎识。
谨对。
东宫生辰四首丁酉九月三日 其二 月重轮1177年9月3日 南宋 · 周必大
 押真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崔豹称明君,如月有规轮。
戴皓论副德,桂满自长春(自注:梁戴皓《月重轮》云:皇基属明两,副德表重轮。重轮非是晕,桂满自长春。)
况乃秋夜永,万里无纤尘。
愿歌重轮句,照耀率土滨。
唐故赠齐州司马陆公神道碑720年 唐 · 张说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三十 创作地点:山西省太原市
公讳孝斌。字顺
姓陆河南洛阳人也。
其先帝妫启姓。陈胡立族。
敬仲之孙有齐国宣王之弟封陆乡。
盖命氏之所由兴也。秦并诸国。
陆氏分适燕吴。在燕者。
魏文成帝时东平成王俟生平原王丽
重世游美。为国之华。
公即王七世孙也。曾祖彦升
北齐以文艺高选。任秘书郎
以至德表所居。号终孝里
元亮鹰扬郎将
父淳感。盘桓利贞。
弓招莫进。同志诔行。
谥为惠康。孝悌仁义。
世不殒矣。公诞灵冲和。
禀识高朗。而中礼。
易而达节。笃学励行。
著实飞声。文史者宗其渊府。
德行者仰其墙仞。举国子明经。
绛州参军始州司法。其在官也。
示人亲其亲。长其长。
不苛察而小无废。不皎异而大有成。
知识日明。常憺如也。
丧亲过哀。因中风废。
卧疾累年不起。楚邸肇封。
大罗云逸。虽沈疴未弥。
而佥望允归。授楚王府兵曹参军
实有躬降师宾之礼。目击仪刑之训。
府罢。换赵州录事参军
以病去职。圣历元年
匈奴入赵。公危邦不处。
尽室以行。望河南而将济。
黎阳而疾甚。年六十有二。
十月丁未。终于姚村之逆旅。
归殡于滏阳之郭北。先天二年
皇帝践祚。以故吏齐州司马
惜哉。用公之道。
行公之志。上可以序三光。
下可以平九土。存则位不充其德。
没则荣不逮其身。命矣夫。
夫人范阳郡太君卢氏。故岐山丞元瑾之女。
恭俭之德备。贞信之教兴。
妻道母仪。自家刑国。
享年七十有六。开元六年十一月丁未
终于洛阳宣教里。八年五月丙子
合葬于漳北之神冈。礼也。
咸亨中。王师征辽。
公参是军事。友人太原王守义遇疫于海东。
路艰寇阻。兵危势急。
公独颠沛致丧。归其井邑
其在安州也。朝廷以公精达法理。
乃命覆囚剑南。梁岐冤系。
动盈千百。丹笔所详。
十全八九。其舍生徇义。
返已施仁。皆此类也。
礼莫重乎饰终。于是见其不朽矣。
善莫大乎馀庆。于是知其有后矣。
四子伯玉仲容叔献季良。泣血衔恤。
视天若坠。俾予作颂。
式昭遗懿。铭曰。
旷哉陆公。睹奥臻妙。
文雅外炳。清明内照。
从政本仁。资忠移孝。
不言而理。正身作教。
才何富之。命何负之。
居丧柴毁。遭疾栖迟。
垂彼云翼。落此盛时。
没后荣进。终延赠宠。
德之休明。位匪为重。
嗟嗟千载。贤士之陇。
为人作祭弟文 唐 · 张说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三十三
维年月日。
兄某。
致祭亡弟尚书之灵。
天实丧予。
不憖遗善。
家殒玉树。
国坠宝臣。
呜呼执柔。
何痛之甚。
嗟予与尔。
夙遭闵凶。
哀茕相鞠。
殆及长成。
尔性实岐颖。
德表宣慈。
居尽友悌之心。
言必忠贞之事。
绵绵我族。
俟子而大。
奉祖德之令图。
朝戚之渥惠。
白首相对。
紫绶双纡。
尔既秉国钧
既敷朝典。
出牧千里。
入宰六官
予闻尔言。
尝诫过宠。
余嘉尔行。
在贵能卑。
清净温恭。
每希于上士
饮食车马。
不越于平人。
每思与尔。
归印东都。
悬舆故里。
扬名讲德
居常待终。
当谓老夫。
没于汝手。
不图令弟。
殒自吾先。
及尔缠疴。
属予伏枕。
不见数日。
长悲九泉。
呜呼。
刊述未成。
平生巳尽。
发肤犹在。
魂魄焉知。
闻尔属纩之辰。
托予身后之事。
薄葬之礼。
还从尔心。
字孤之情。
不待遗意。
所恨在疾不视。
于丧不临。
沈绵苦怀。
缠迫斯甚。
予羸老矣。
伤心几何。
人琴两亡
命也命也。
天赋 北宋 · 吴淑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三
太初之始,玄黄混并。
及一气之肇判,生有形于无形。
于是地居下而阴浊,天在上而轻清。
斯盖群阳之精,积气而成。
澒洞苍莽,不可为象,溟涬濛鸿,莫知其终。
其气皓𤽂,其体穹隆。
观文以察时变,垂象而见吉凶。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
定辰极于保斗,验日星于磨蚁。
其运也,转如车毂;
其速也,流如弩矢。
半覆地上,半居地下。
或似卵以含黄,或若奁而抑水。
方既见于王充,安亦闻于虞喜
落下准之于地中,耿询测之于室里。
悠哉博厚,倬彼昭回,称历历,网说恢恢。
雪霜降而风雨施,无非教也;
四时行而万物茂,复何言哉!
懿彼秉阳,本乎亲上。
著不息而行健,列三光而成象。
抑高见张弓之道,临下识覆盆之状。
若夫玄景映璧,繁星贯珠,究宣夜之说,习《周髀》之书。
申须言之而尽妙,裨灶论之而有馀。
亦闻九野为称,十端是纪,为万物之祖,用四时作吏。
郑国之再旦,悟齐公之仰视。
苌弘违之而支坏,穆子梦之于压己。
至若黄帝盖象,颛顼浑仪,可以表测,谁能管窥。
道悠久而闻《礼》,步艰难而见《诗》。
既居高而治下,亦常正而无私。
尝论冒笠之象,宁知倚杵之期。
仁已喻于放勋,高仍同于仲尼
授之人时,正以璿玑。
唐尧羲和之命,高辛重黎之司。
故王者被衮以象矣,燔柴而祭之。
南郊就阳之位,圆丘父事之仪。
以灾异而垂谴,岂玄远而难知?
故其德表清明,道称柔克,瞻浩浩之元气,仰苍苍之正色。
亏以东南,奥以西北,街指毕昴,宫称营室。
难谌而靡常,无亲而辅德。
常亏盈而益谦,每无为而成物。
邹衍曾谈,保章是职。
既见于神农,降种亦闻于后稷
共工触山而折柱,女娲补阙而鍊石。
秦密尝陈于辩对,裴楷亦昭于敏识。
若夫域中为大,得一而清,立圆仪之八尺,识《太玄》之九名。
制既闻于陶景,妙或说于张衡
旋转识弹丸之状,覆焘见欹盖之形。
尔其运以六气,承之八柱,既警晋而启魏,亦与唐而授楚。
故当钦若,岂宜戏豫。
虞炳之妙识,伏姚信之精虑。
至若巫咸叫阍,陶公击门,《诗》称云汉,柱识昆崙。
闻汤王之仰舐,传邓后之曾扪。
推耿、落于扬子,一浑、盖于灵恩
既识左旋,亦云周复。
尝闻不足而裂,每为盖高而跼。
思真之论精微,道养之言委曲。
或云历于两地,或云通于飞谷,斯皆臆度之谓,岂见闻于耳目也!
按:《事类赋》卷一,嘉靖十六年秦汴刊本。
韩准裴政孔巢父还山740年冬 盛唐 · 李白
 创作地点:山东省济宁市
猎客兔罝,不能挂龙虎。
所以青云人,高(一作浩)歌在岩户
韩生信英彦,裴子含清真。
孔侯复秀出,俱与云霞亲。
峻节凌远,同衾卧盘石
斧冰嗽寒泉,三子同二屐
时时或乘兴,往往云无心。
出山揖牧伯,长啸轻衣簪。
宵梦里还,云弄竹溪月。
今晨鲁东门,帐饮与君别。
雪崖滑去马,萝径迷归人。
相思若烟草,历乱无冬春。
鼎赋 唐 · 赵良器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七十四
夫君所以为天下重者。以其宝位。
鼎所以为天下贵者。以其神器。
则君得鼎以祚长。鼎应君以时昌。
黄帝大匠。稽旧章。
异国贡物。远人来王。
铲铜于雷首之下。合冶于荆山之傍。
声沓沓以海沸。气瞳瞳而电光。
乾坤于是震动。日月于是昭彰。
歘然烟收而烬灭。卓尔成功而效祥。
焕以雕文。错虬龙之鳞介。
腾乎瑞色。杂天地之元黄。
盖圣人所以享帝养贤。烹饪荐祉。
重以安国。利以出否。
纳之不以其道。则君失其人。
听之不以其聪。则雉鸣于耳。
是以囊括众汇。恢模崇深。
苞木火于六爻之象。镂山川于九牧之金。
于是总百灵之异。见万国之心。
然美其影射金晶。光飞玉铉。
论者徒议其小大。观者宁识其深浅。
故道归天命。无劳楚子之言。
德自休明。实赖王孙之辨。
尔其法刚柔之节。顺行藏之志。
乃有道则见生于汾水之阴。无道则隐没于彭城之地。
可以斥奸慝。可以禦魑魅。
应时而动。吉无不利。
故曰作者之谓圣。述者之谓明。
何明圣之至神。契阴阳之至精。
德表先知。火不然而自沸。
量含光大。水不汲而自盈。
既去故以元吉。终取新而利贞。
则知执虚以待物者正乎位。体柔而进已者宜乎亨。
故能应皇家之至德。垂不朽之鸿名。
礼部尚书清河孝公崔沔集序 唐 · 李华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十五
文章本乎作者。
而哀乐系乎时。
本乎作者。
六经之志也。
系乎时者。
乐文武而哀幽厉也。
立身扬名。
有国有家。
化人成俗。
安危存亡。
于是乎观之。
宣于志者曰言。
饰而成之曰文。
有德之文信。
无德之文诈。
皋陶之歌。
史克之颂。
信也。
子朝之告。
宰嚭之词。
诈也。
而士君子耻之。
夫子之文章。
偃商传焉。
偃商殁而孔伋孟轲作。
盖六经之遗也。
屈平宋玉哀而伤。
靡而不返。
六经之道遁矣。
论及后世。
力足者不能知之。
知之者力或不足。
则文义寖以微矣。
文顾行。
行顾文。
此其与于古欤。
帝唐文行大臣太子宾客礼部尚书博陵孝公崔氏。
讳沔
字若冲
安平公暟之少子也。
世为德表
门为上族。
振发纯英。
滋渐名训。
大包淑和
高厉遐清。
行先乎孝。
艺裕乎文。
资孝可以股肱王室。
揆文可以弼成邦教。
进士登第。
贤良方正对策第一。
召见拜校书郎
陆浑主簿
朝廷以公直躬正词。
左补阙
以公嫉邪忿佞。
殿中侍御史
文端武淑。
起居舍人
学该典礼。
尚书祠部员外郎
议事惟允。
给事中
立言成训。
中书舍人
辞乞就养。
虞部郎中
节高天下。
御史中丞
刚亦不吐。
著作郎
道冠儒林。
秘书少监
动为人范。
左庶子
宜均大政。
中书侍郎
望尊地逼。
出为魏州刺史
人惟求旧。
入为左散骑常侍贰东宫居守集贤院学士秘书监太子宾客怀州刺史
罢州复职副守。
薨于位。
时开元二十四年冬仲月旬有七日
春秋六十七。
礼部尚书
海内冠带。
涕哀宗师。
公为御史
缓输诚之囚。
持国属之罪。
给事中
拒贵倖怙恩之诏。
削大臣忤旨之刑。
中丞
数发太仓。
减上林禽鸟之给。
以赈艰食。
陕东之人。
仆而复起。
宦官犯法。
执以按劾。
权宠屏息。
朝章大行。
权贡举时。
陆尚书景融扬州上党宋兵部鼎等。
佥为国器。
中书
诏命之出。
上考天时。
下从人心。
异于斯者。
必替其否。
魏州
雨水败稼。
乃弛禁便人。
先行后闻。
活者万计。
公自为常侍宾客
恒任介正。
德播天下而不容于朝。
置之散地。
竟孤其道。
时乎。
初公与元兄御史浑齐名。
弱冠游京师
缙绅儒学之士。
皆曰崔氏伯仲。
必至台司
既而御史君夭没。
公终于副守。
则向之所属。
适为人恸。
悲哉。
公之侍疾也。
孝达于神祗。
居忧也。
哀贯乎天地。
丧期有数。
而茹蔬终身。
慈不贷奸。
贞不肆直。
道胜而齐物。
德全而及人。
博厚崇高
笃实有耀。
俦于古烈。
盖鲁卫之君子欤。
魏州
车驾东巡关外诸侯。
公为上第
由是分掌选署。
仕进之族知劝焉。
亲友邻里。
饥者待公而炊。
寒者待公而裘。
烝尝之奠。
待公而后具。
故禄廪虽厚。
家未尝足。
开元中
天下富穰。
车服过制
公菲饮食。
卑宫室。
濯衣浣冠。
俾人瞻我而化。
其不化者。
亦惭乎心矣。
见天下之善如不及。
从而佐之。
见天下之不善如探汤
从而诲之。
则卒蹈于中庸。
翻然于不迪。
已过半矣。
中朝议政或疑。
偫谋未允。
公援六经。
伸百氏。
覆于时事。
事举其中。
天下莫不讽诵焉。
文集经乱离多散逸。
今其存者二十九卷。
子成甫。
进士擢第校书郎陕县
知名当时。
不幸早世。
嗣子祐甫。
论撰先志一卷。
为第三十卷。
传祖祢之美。
合于礼经。
见公文章。
知公行事。
则人伦之叙。
治乱之源备矣。
岂唯化物谐声。
为文章而已乎。
奉诏修道德经疏。
藏于三阁。
行乎天下。
魏晋之浮诞。
合立言于世教。
其于道也至乎哉。
祐甫纯孝而文。
直清而和。
希公门者。
谓公存焉。
明发不寐。
泣次遗文。
以华北州邻壤。
婚姻之旧。
尝趋公门。
备阅家编。
祐甫代华为校书郎
华以是味公之道也熟。
词则不敏。
有古之直焉。
潞州芝草嘉禾765年 唐 · 独孤及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八十四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臣某等言。
臣伏见陈郑泽潞陇右节度使奏。
潞州使院行军司马裴政厅事柱上生紫芝草七茎。
长子县厚载乡生嘉禾两茎同一穗者。
臣闻灵芝嘉禾
太平之瑞。
昔在周汉。
尝表休徵。
当时福应。
疾如影响。
今庶政方乂。
而二瑞荐臻。
是天降殊祥。
用彰有德。
岂非陛下宝持慈俭。
辑柔远迩。
克俾天下和平。
当如周汉之盛乎。
神祇景贶。
实甚昭晰。
彼唐叔之献。
与斋房之歌。
明德所感。
古今同契。
臣无任。
题和阗玉竹溪六逸笔筒乾隆乙卯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九十四
玉工祛俗样,六逸绘传唐。
二客似曾识(谓李白孔巢父,四人则久忘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李白传而各无本传)
山林恣游佚,诗酒乐相羊。
五字咏王器(致虚阁杂俎载王献之斑竹笔筒名裘钟世无其匹),八仙异杜章。
作乐崇德(以王者顺动殷荐趋时为韵) 唐 · 李子卿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五十四
我皇以合天为德。
神化为勋。
鄙铭功于彝器。
思播德于乐文。
由是播大章大夏
表克长克君。
美韶者舜。
惭濩惟殷。
未足方其至美。
而且让其乐云。
于是俗泰时康。
近服远信。
声谐六律。
事从百顺。
乐府爰辟。
宫悬始震。
树干羽而骈罗。
列镛鼓而充牣。
八佾之疾徐无失。
九成之洪杀克慎。
惉懘不生。
子谅咸进。
洋洋元化。
流于筦磬之中。
泱泱大风。
发于丝竹之韵。
观夫崇德之祭也。
郊上帝。
祀方祗。
配祖列位。
崇坛奉牺。
六代明备。
千官肃祇。
殷荐咸若。
嘉肴孔时。
声音上闻。
韶之尽美。
戬谷下降。
知神之格思。
于时曙色初分。
祥风微扇。
肃肃严配。
阴阴嘉荐。
声明动于皇天。
文物惊于赤县。
至矣哉。
德不崇无以表金石之娱。
乐不作无以表天地之符。
乐作而万方草偃。
德表而八裔风趋。
昔先王之荐也。
或中和罔纪。
铿锵罔假。
徒载考而载击。
非大者而远者。
孰若奋至圣之光。
荐明德之香。
陋咸池于尧帝。
笑舞象于周王
穆之钧天远设。
轩皇之广乐空张。
圣上犹兢自持。
非礼勿动。
郑卫斯斥。
溺音是恐。
客有闻至德之音。
知我皇之所以垂拱。
陆直讲 北宋 · 黄裳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四七、《演山集》卷二四
自得之心,斯有真乐。
得之于心,以至无待于外,而后真乐至矣。
此乐之至,乃生于夷旷,无所系着,不以物去而颦,物来而笑。
物之来去无常,此乐湛然在耳。
虽然,此自成者,乐其无待于外而已,非至乐之尽也。
天下其有求我者乎?
满虚之中,出为法言德行,导发其德性,私淑其身,吾不为也。
居在仁,动在智,始尽其乐焉。
虽然,至乐之尽,存乎成物。
夫得物而成之,有数存焉。
愚尝叹仁智之君子,其居至乐之尽者,何其难得而未及见也!
比者来京师,望见天子之学,形势翼翼,吞并数舍,高明爽垲,人之气。
又见天下之士接轸而来,促膝而共处,富有千馀人,褒衣博带,礼貌容易,壮人之志。
夫学者如此之盛多,而学者之所寓如此之观美,已有能感人者。
诸公于此,为之出道德,布言教导,发其才性,肃然而师承之。
愚始望见学者与学之所寓,其目已明,其志已壮。
由是而举首以望诸公风仪德表,使人慨然慕之,非特目明志壮而已。
愚始叹至乐之尽,不可易得,而今诸公之才艺,适会圣君贤相留意于学者,天人之会,为之师承而教育之,难疑答问,愈久而愈新。
窃意诸公之乐夷然而生,混然以成,若纵而不可荒,若费而不可穷。
不以人之情有好斁而为乐之新故,不以物之态有新故而为乐之盛衰,真乐之至,至乐之尽,诸公宜有之。
愚因言为乐者有三,而世人所谓富贵之乐者不足以语山水之乐,逸人所谓山水之乐者不足以语教育之乐。
富贵之乐,无志以外之,谓之逐物;
山水之乐,无道以寓之,谓之玩物。
逐物丧己,玩物丧志,非特志与己丧也,其乐亦已荒矣。
故富贵之乐极,而疲溃之态生;
富贵之乐去,而穷苦之态生;
山水之乐尽,而寂寥之态生。
非富贵、山水能使人穷苦寂寥也,其所以乐富贵、山水者伪故尔。
外物之乐,吾之内物兼有之。
世之人不务内游,而务外观,乃至丧己与志,而莫之悟焉,良可悲也!
夫富贵之乐,在性之德有之;
山水之乐,在性之理有之。
富贵,物之在外者,固不足以交君子之内,而山水则外物之可乐者耳。
故君子之乐在道,有时而即山水者,寓其乐而已。
云山之阿,烟江之湄,岂必浩歌远引,与人物绝,乃获其乐哉?
故山林之幽,轩冕之荣,皆无足为诸公爱者。
其知而好之,诚而乐之者,教与学耳,岂复有加于我哉?
愚之来,将与生求为真乐,而慕其乐之至者。
诸公之仁,亦当除道以招之来,开门以延之入,垂手而援之上。
希夷之乡,获列于执鞭者,盖其愿也。
东林太平兴龙禅寺 北宋 · 黄裳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六五、《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二四
佛祖教宗必有所付托而后去,因缘而后起,顾瞻而后住,乃著于世。
其要有三,曰时、曰人、曰地。
人得时故行,地得人故用,常相待而济焉。
公卿大夫,运时者也,其学苟能脱卑污、陟高明,遂见孔子、佛、老论道之本同归而一致。
佛、老之所详,孔子之所约,服味器用,动静语默,未尝同者,各随其时,各因其方而然也。
自得者由约而见佛,得于人者即详而后知孔子
虽然,知之者或寡矣。
无所得者以为儒其衣冠,必不可以学佛,当叛孔子而为之,此昧者之见尔。
名虽尊佛,其实异之也。
要在方寸之中,正一念而悟焉,无所往而不为佛,何必慕其名迹而后至哉?
治平元祐之间,学士大夫有得于此者,类能为佛之徒,择术而进之,去弊而利之,相望于天下。
始者其徒例安于律居,凡十八九名律而实废,父子代更,须利乃合,是非相刑,忧喜自伤,不能等物以道,觉道以性,饮食之味、阴阳之情甚与流俗生聚无以异也。
于此稍稍易律以禅,更监寺长老学使一师,居使一堂,食使一味,兴居同时,取舍同事,一就其检束,无容私□,□党匿情,莫能□间而入,辄乱其众,其势必至于为□以能,以□生觉,以定发慧,以虚致明,遂可以成道,非细道也。
东林之兴国寺盖其大者。
远师以律居,至今七百有馀岁。
其间以废以复,净□之中,遗风流泽不足以吹扬微尘,洗涤其后□□名□□□□□已久矣。
元丰二年转运司拣高人大士能□□□□□□□□有生者居焉,遂得广慧于宝峰,尽礼而致之□□□□□□将迎,不谋而集,不誓而志立。
昔者为房五十,各□□□□□□悉废而公之,摧者不必扶,坏者不必修,故者不必□,□□可也,必待百工之用,群材之资备而后为之,是终乎无能为也
福与慧偕,缘随道合,为之施者不待化,为之化者不待□,若无足为者。
六年之五月,天子起师住大相国寺智海禅院,从僧司之举也。
师曰:「基构之作,六年于此矣。
为山九仞,功有所亏,犹不可为,况未之逮哉?
违而去之,非所以计吾事也。
且吾方以兼忘之道期众生偕往。
今引于群物盛丽之会,见不可欲,则彼事道之心,乌知其有不动者耶?
非所以虑吾众也」。
再辞而免,遂尽其心焉。
其为徒也,馔有厨,澡有室,事有寮,物有库。
雷震龙吟,起于杗瘤间,大众环绕跂仰,欲袭其形声而不可得,则法堂之高明也。
振锡于林,促席于床,来无所从,去无所逐,如云集空,云益多而空有馀,则僧堂之宏深也。
沉烟数缕,卷舒黄卷,得意而忘言,煎声乱泉,不能辄挠其所乐,则经堂之虚寂也。
连楣列础,悠悠绳直,交臂而往,回观而渐微者,廊之脩也。
枢中之运止,山中之朝暮,廉隅翼然,并进而皆达者,门之伟也。
其为佛也,或现诸天,则尊而事之有阁;
或降于地,则亲而事之有殿。
群宝众华,朱丹翠碧,周遍名象,殊色相照,以示圣人出于清净不染中,然后种种庄严,不求而自至焉。
发扬至声,下悟群听,则为之钟楼;
流转大法,应世无滞,则为之轮藏。
是其所建者也,以间计之,今至乎一千有奇矣。
寒松劲,盘托泉壤,渐深而密移,森然有凌云之势,龙蛇之状,不畏雪霜之色,义夫志士之态,蝉联风叩,时与山禽流水,幽韵断续。
是其所植者也,以枚计之,今至乎二十万有奇矣。
诸山学人,翻然而有改,曰仙庐之比,闻道之所在,囊于肩,屦于足,振锡而来游,不知有度崇岭,穿长林,冒寒暑烟雾之为劳也。
启于堂,请于室,或者未能得于眉目之间,则退而定,自反而戒,黜聪明,剔尘垢,期于与道会焉。
是其所以教者也,以员计之,今至乎七百有几矣。
是故师之慈悲智慧,流传于四方,贵人逸士望风而敬之。
谢灵运、罗什之敬远师也,想见其德表
今上即位之四年,岁行戊辰仲春之十日,敕改兴龙禅寺,从礼部之请也。
孟夏,广慧书来致余文,而余窃谓东林所以得名于世,岂特征人逆旅,道出林下,解鞍息驾,寻幽而自适。
爱夫濯我缨于清溪,栖吾神于寒岚,步华影于遥林,飞幽题于峭壁,篆宝地以岩溜,既扫污而扬清;
奏钧天以块噫,既破寂而还无。
接高人之相迎,捐小智以谁争。
运芳茗于琼盂,泛纤云于毫瓯。
语绝尘而弥新,见丧形而莫穷。
戒者俨若而气严,宁忧声色之摇精;
定者兀然而意消,宁忧梦想之驰情?
任斯道以何惭,断此生于已毕。
仰祖风而敬承,反世习以增修。
嗟百年之须臾,悼万物之流转,看达禅而虑夷,听宿因而志休。
寄天真于无着,释人非而不报。
乐造空而复遗,静遇缘而益笃。
访高踪于草堂,寻秘文于石室。
触祥光而视明,览异香而思幽。
莲复种而道兴,世屡更而辇存。
究翠岷之残刻,想英标于旷代。
泯古今以性空,会精神于世表。
愿安于淡泊,虽欲去而徘徊。
是可寄者耶!
倚栏而南顾,岂特爱夫云霭合散,楼阁隐显。
日暖香炉,紫烟初动;
春暄灵谷,锦绣乍张。
台上月明,空怀古往;
莲花长在,犹想清风。
双剑倚空,爱缘欲断,因其名象而有感焉,是可玩者耶!
世之所贵,不在乎此,而谓昔也大乘道士不为之先,今也肉身大士不为之应,则等山水耳。
夫壤为之抽泉,虎为之鸣溪,雷为之运材,山为之告幽,水为之见象,以其有人寓焉而已矣。
崔黯言,寺以山,山以远,能具天下之美,未之尽也。
吾言总以时,远以总,然后其美具焉。
何则?
佛之所在,律者造之以清净,以行进者也;
禅者契之以解脱,以慧入者也。
行无慧不立,慧无行不生。
冥极则一耳,岂复有禅律之校哉?
师无常人,学者不能有所折衷据依。
是故律之属,徒戒者有之矣,悟弗至焉,或流而为专愚刻深。
论禅者则曰,彼高明通达则然矣,精一亮信未必至也。
禅之属,徒说者有之矣,实非至焉,或流而为机巧辩给。
论律者则曰,彼坚忍执守则然矣,洞达妙用未至也。
二者之类尝盈于天下,佛之教益不明。
东晋之俗,溺于虚无之间,险怪放荡,未能以真一特立,然后以智慧汎应,则远师安得不以律学行于世哉?
讲译撰论,著明法性大智,开引迷误,自与弃世遗荣之士立誓持戒,精忠恳恻,养素疑虑,相期于绝域而后已。
后之人不传其心,逐其名迹而学之。
学真者之弊愚,学戒者之弊刻,理固然也。
则总师安得不以禅学行于世哉?
摄衣外座,示人妙道之行,拯其流落,解其束缚,中道两边而求之,无适也,无莫也,悟其言而行至。
学禅之失有质,而学律之弊有救,此亦远师有待于总者欤!
二人相望于七百载之后,适丁斯时,总之道遂行,而远之法益著,有数存焉耳。
故予喜其寺以山,山以远,远以总,总以时,四者之缘及乎龙兴之世而会焉,乃得而记之。
孟夏之十五日,记成于见室。
紫玉见南山(以由德通祥至如影响为韵) 唐 · 李觐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三十六
南山之阳。
何珍不藏。
昭皇家之至德。
发紫玉之祯祥。
荧荧兮千岩动色。
炯炯兮万壑生光。
映于林谓偫凤之集上。
据于石辨众珉之居旁。
固已闻于往牒。
遂荐臻于我皇。
稽夫所自。
无胫而至。
每隐曜而不欺。
曷招携之可致。
所以瑞于有道。
将委质而式孚。
出非其时。
则韬光而自弃。
南眺穹崇。
玉见于中。
贞姿岂琢。
劲质非砻。
远而望焉。
与彩云而摇曳。
即而察也。
杂嘉气之葱茏。
对白璧而即异。
元圭而攸同。
故瑞无应而不至。
事有感而遂通。
通人莫测。
孰知其色。
由是王者凭之而致理。
君子观之而比德。
明琬玉之在兹。
岂瑕瑜之有匿。
原乎玉之处幽。
俭德是修。
德表玉而应瑞。
玉用德而降休。
真宰之潜运。
知神功之所由。
不然。
安得挹至宝于潜谷。
阐皇风于大猷而已哉。
若乃外彻中朗。
泠然如响。
佩服之处。
虽贵乎山元。
抵鹊之时。
罔怀于土壤。
大矣哉。
瑞无常居。
因化所如。
惟德是依。
彼自彰于符契。
不贪为宝。
我何待而沽诸。
故客有观光而歌曰。
归太素兮远蛮屏。
有瑞玉兮见霄岭。
浮紫色于云际。
混清辉于水影。
南山之不骞。
期我皇之惟永。